联邦所得税预扣方法-6

6.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Figuring Withholding / 计算预扣税额的各种替代方法

Publication 15-T
Federal Income Tax Withholding Methods
税务信息手册第15-T篇
联邦所得税预扣方法

你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计算联邦所得税预扣额。下文讲解的几种方法可以用来代替这篇税务信息手册前面讲解的百分比法和工资档次法。采用最适合你的薪资系统和雇员的那种方法。

注意:雇主必须采用某种修订后的程序来计算非居民外籍雇员的薪资须预扣的联邦所得税。在你采用任何替代方法来计算非居民外籍雇员的薪资须预扣的联邦所得税之前,参见上文非居民外籍雇员的预扣税调整

年化工资第1节中的自动薪资系统百分比法表格以及试算工作表-1A允许你基于年化工资来计算联邦所得税预扣额。

平均预估工资:在某个薪资结算期间预扣税款时,你可以基于任何季度的经过必要调整的预估平均工资。详细资讯可参见法规第31.3402(h)(1)-1节。

累积工资:雇员可以书面形式要求你对累积工资预扣税款。如果你同意这样做,并且自年初以来你按照相同的薪资结算期(每周、每两周等)向其支付工资,那么可以如下方式计算税款。

把当前日历年度你已支付给该雇员的工资加入到当前薪资结算期的金额中。将此金额除以今年到目前为止的薪资结算期数,包括当前期间。计算对此金额须预扣的税款,再把预扣额乘以今年到目前为止的薪资结算期数,包括当前期间。从计算出的税款总额中减去当前日历年度内已经扣除的税额。超出部分是当前薪资结算期间须预扣的金额。可参见税务规程78-8, 1978-1 C.B. 562,查看累积工资法的示例。

非整年雇佣:根据日历年度计算所得税的非整年雇员可以要求你采用非整年雇佣方法预扣税款。该项要求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适用伪证处罚,必须包含以下信息:

  • 日历年度中受雇于前雇主的最后日期;
  • 雇员采用日历年度会计期间的声明;
  • 雇员声明他/她合理地预期,当前日历年度中,受雇于所有雇主的全部连续雇佣期间(本节下文有定义)总和不会超过245天。

遵循以下步骤采用非整年法计算预扣税额:

  1. 把当前薪资结算期将要支付给该名雇员的工资加入到你在当前连续雇佣期间内已经支付给该雇员的工资中。参见下文“连续雇佣期间”的定义。
  2. 把第1步中的薪资结算期数合并加入雇员上次就业到当前就业的赋闲期间对应的薪资结算期数。要得到上次就业到当前就业的赋闲期间对应的薪资结算期数,把雇员上次工作的最后一天(或上年12月31日,如果更晚)到当前工作的第一天之间的日历天数除以当前薪资结算期的日历天数。
  3. 把第1步中的金额除以第2步中的薪资结算期总数。
  4. 在预扣税表格中找到第3步所得金额对应的税款。务必采用正确的薪资结算期表格,并考虑雇员的预扣减让,如果W-4表格来自2019年或之前,或者考虑雇员在2020年或之后的W-4表格中提供的其它信息。
  5. 把第2步中的薪资结算期总数乘以第4步的金额。
  6. 从第5步的金额中减去当前连续雇佣期间内已经预扣的税款总额。超出部分是当前薪资结算期间须预扣的金额。

可参见法规第31.3402(h)(4)-1(c)节,获取关于非整年方法的更多信息。

连续雇佣期间:连续雇佣期间可以是单独一段期间,也可以是受雇于同一家雇主的两段或多段连续期间。连续雇佣期间包括节日、正常休息日、病假或休假时间。连续雇佣期间开始于雇员为你工作赚取工资的第一天;结束于后续两者中的较早日期:雇员为你工作的最后那天,如果雇员超过30个日历天数没有为你提供服务则为该段30天期间之前的最后那个工作日。如果雇佣关系终止,那么连续雇佣期间也终止,即使在30天内与同一家雇主又建立起新的雇佣关系。

其它方法:你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和表格来预扣税款,只要预扣的税款金额始终与采用第1节讲解的百分比法所得的金额大致相当。如果开发出某种替代方法或表格,你应该测试所有的薪资和预扣减让情形,确保符合如下表所示的、法规第31.3402(h)(4)-1(a)节允许的差额。

如果根据年度百分比法须预扣的税款— 那么根据你的方法预扣的年度税款差额不得超过—
少于$10.00美元 $9.99美元
$10美元或更多但少于$100美元 $10美元加上$10美元以上部分的10%
$100美元或更多但少于$1,000美元 $19美元加上$100美元以上部分的3%
$1,000美元或更多 $46美元加上$1,000美元以上部分的1%

 

Above contents are translated from / 以上内容译自
https://www.irs.gov/publications/p15t#en_US_2025_publink100021835

Previous Chapter / 上一章 Content / 目录 Next Chapter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