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ant Formula / 婴儿配方奶
婴儿配方奶是为喂哺12月龄以下的婴儿而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食品,通常用奶粉(与水混合)或液态奶(添加或不添加额外的水)调兑而成,用奶瓶或奶杯喂食。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将婴儿配方奶定义为“一种模拟母乳、可以完全或部分替代母乳的仅供婴儿食用的特殊食品”。
生产商说,婴儿配方奶的成分设计大致基于产后1–3个月的人类母乳;不过,不同产品之间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最常见的婴儿配方奶以提纯的牛奶乳清和酪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以混合植物油作为脂肪来源,碳水化合物来源是乳糖,加上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生产商选定的其它成分。此外还有用大豆代替牛奶作为蛋白质来源的婴儿配方奶(主要在美国和英国),以及水解蛋白氨基酸配方奶,用于喂哺对其它蛋白质过敏的婴儿。许多国家母乳喂养率的上升源于延迟引入其它婴儿食品(包括牛奶),母乳喂养率上升的同时,3–12个月的婴儿亦食用更多婴儿配方奶。
2001年的一份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根据已生效的食品法典标准制备的婴儿配方奶是一种安全的辅助食品和适宜的母乳替代品。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了“婴幼儿喂养的全球战略”,重申“为婴幼儿生产的食品,无论用于销售或以其它方式分发,应该符合食品法典委员会建议的适用标准”,同时还提醒“缺乏母乳喂养——尤其是在最初半年缺乏纯母乳喂养——是推升婴儿和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危因素”。特别是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国家,喂食婴儿配方奶与健康状况较差密切相关,因为普遍存在不卫生的饮食环境,包括缺乏洁净的水资源和卫生消毒设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比较母乳喂养的小孩,生活在不清洁环境中喂食配方奶的小孩因痢疾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6–25倍,因肺炎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4倍。已经有极少几例因为婴儿奶粉而感染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病例,其原因是感染了婴儿奶粉在生产过程中沾染的阪崎肠杆菌和其它微生物。虽然阪崎肠杆菌可以导致所有年龄组的人生病,婴儿感染的风险最大。1958–2006年间,全世界已经报告有几十例阪崎肠杆菌感染的病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报告的感染病例低于实际发生数。
婴儿配方奶演进历程:
年 代 | 事件 |
1867 | 研制成功含有小麦粉、牛乳、麦芽粉、和碳酸氢钾的配方奶。 |
1915 | 生产出婴儿配方奶粉,其中包含牛乳、乳糖、液态牛油、和植物油。 |
1929 | 生产出大豆配方奶粉。 |
1935 | 配方奶中加入额外的蛋白质,因为据信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人乳中的蛋白质含量;每100千卡路里中加入3.3–4.0克蛋白质。 |
1959 | 配方奶中强化铁,因为婴儿成长中需要大量铁质(〜80%)来扩展红细胞团。 出生体重在1,500–2,500克之间的婴儿每天需要2毫克每千克体重的铁质。 体重小于1,500克的婴儿每天需要4毫克每千克体重的铁质。 |
1962 | 乳清与酪蛋白的比例调整到近似于人乳,因为生产商认识到人乳中乳清蛋白的比例较高,而牛奶中酪蛋白的比例较高。 |
1984 | 配方奶中引入牛磺酸,因为新生儿缺乏转化和生成牛磺酸所需的酶。 |
1990年代后期 | 婴儿配方奶中引入核苷酸,因为核苷酸可以作为生长因子,可能增强婴儿的免疫系统。 |
2000年代初期 | 加入多元不饱和脂肪酸。 加入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四烯酸(ARA)等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是因为这些脂肪酸在婴儿脑部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
Above contents are translated from / 以上内容译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fant_form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