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及配方奶(译)-6

Formula Feeding: Getting Started / 配方奶喂养:入门

美国儿科学会(AAP)美国医学会(AMA)美国饮食协会(ADA)、及世界卫生组织(WHO)——一致认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来源(尤其是在最初6个月)。不过,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什么最适合你和你家宝宝。

无论你是从一开始就用配方奶喂哺宝宝、或用配方奶补充母乳喂养、或是从母乳转换到配方奶,你一定会有很多问题。以下是一些有关配方奶喂养的常见问题的解答。

我需要些什么用品?
购买配方奶喂哺用品可能是绝对的令人望而生畏,尤其是第一次。从配方奶到奶瓶、从奶嘴到消毒器,初为父母者要面对无穷无尽的选择。

不过面对大多数你需要的各种用品,一个可能的好主意是暂缓购买或登记太多的某类产品,无论是配方奶、奶瓶、或奶嘴。当你发现你家宝宝不喜欢你选择的什物,你可能最终不得不退回去。你的小家伙可能会更喜欢某些完全不同的东西。

我应该选用什么类型的配方奶?
现今有许多不同的配方奶(有很大的价格差别),这让最初的选择过程有点费力费神。当然,选用哪个品牌取决于你、你的医生、你家宝宝、以及你的预算。你的朋友们可能会告诉你品牌XYZ是正确的选择,不过你家宝宝可能想的不同。

婴儿配方奶有三种基本形态:

  1. 粉末,需要与水混合,价格最便宜。
  2. 浓缩液态,需要加水稀释。
  3. 即食液态,可以直接倒进奶瓶中。这种最贵,但如果你外出旅行或不能够很快获得无菌水供应,它很方便。

在这些选择中又存在更多的选择。市场上多种多样的配方奶包括:

  • 以牛奶为基础的配方奶,占配方奶中的绝大多数。大多数以牛奶为基础的配方奶都添加了铁质,这是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该做的。只选用强化了铁的配方奶,除非你的医生告诫不要这样。
  • 以大豆为基础的配方奶(适合对乳糖不耐受或对牛奶过敏的婴儿),有些添加了铁质。然而,有些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对大豆配方奶中的蛋白质也过敏。只选用强化了铁的配方奶,除非你的医生告诫不要这样。
  • 低过敏性配方奶适合不能耐受普通配方奶的婴儿,例如那些对牛奶或大豆蛋白过敏的婴儿。这些低过敏性配方奶中的蛋白质被分解为基本元素,因此更易于消化。
  • 特殊配方奶专门设计给早产儿、出生体重偏低的婴儿。

一些配方奶的价格比其它品牌高出许多。所有在美国生产的配方奶都必须符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严格的的营养标准,因此仅只因为某种配方奶是名牌(相对于普通)并不一定意味着它最适合你家宝宝。

为了帮助你决定在商店里挤满配方奶的通道上该选择哪一种,咨询你的儿科医生哪些品牌可能最适合你家宝宝。你也可以询问其他正抚养宝宝的父母们在选用哪些以及为什么。

无论你选择哪种品牌,一定要检查所有配方奶包装罐和包装瓶上的到期日,不要食用包装容器渗漏、凹陷、或有其它损坏的配方奶。

含有DHA或ARA的配方奶怎么样?
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 和 ARA (二十碳四烯酸) 是可以在一些、但不是所有的配方奶中发现的成分。

DHA和ARA是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好”的脂肪类型),可能与大脑和神经发育有关联,天然存在于鱼油和鸡蛋中。这些脂肪酸也存在于母乳中。通过将DHA和ARA加入到婴儿配方奶中,生产商在试图模仿母乳。

购买含有这些成分的婴儿配方奶是否有益呢?评委们似乎仍未达成定论。一些研究表明添加DHA和ARA的配方奶有利于视觉和认知能力的发育;但其它研究没有展示含有DHA和ARA的配方奶会带来显著改善。

配方奶会很贵。有什么方法降低成本?
正如你在购买杂货和其它婴儿用品时可能做过的那样,购买你选择的配方奶时货比三家,以找到最优惠的价格:

  • 利用好所有的你分娩后几个月内在邮件里收到的免费样品和优惠券。很多时候,新妈妈都在与宝宝相关事物的邮件列表上,从小儿读书俱乐部到配方奶公司。
  • 剪取优惠券。你甚至可能希望保存一些不同配方奶的优惠券,以防出于某种原因最后得转换你家宝宝的配方奶。
  • 看看孩子的保育所是否有优惠券交换项目,在那里家长带来他们各自的优惠券,互相交换得到自己需要的那种。
  • 注册网上优惠券俱乐部,可以让你打印和保存你指出想要的几件物品的优惠券。
  • 注册配方奶公司的俱乐部和特别节目(通过邮件或互联网),他们可能提供折扣、优惠券、和/或免费配方奶及其它产品。
  • 比较本地食品杂货店的配方奶价格。有些商店也有特别的俱乐部,让你在某些商品上定期有规律地节省。
  • 到本地的食品杂货店和/或婴儿中心查看特价商品。
  • 看看本地的批发/量贩商店是否出售你家宝宝食用的配方奶,价格是否比食品杂货店更便宜。不过别想当然地指望,仅仅因为装在大一点的容器中就会长远看来更便宜。无论你是量贩购买,或是选择大包装,记得计算每盎司要花费多少钱。有时候看起来划算的交易其实不划算。

我应该用什么样的奶瓶?
奶瓶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用玻璃或塑料制成,有的是可重复使用的,有的内部带有一次性衬垫。有些宝宝喜欢特定的形状或内部有衬垫的奶瓶。你可能需要尝试几种不同的品牌才能找到最适合你和你家宝宝的那种。

重要的是要注意,有些塑料奶瓶标有“不含双酚A”——意味着它们不含化合物双酚A (BPA),这种物质被发现存在于一些塑料中,可能会影响小儿发育。玻璃奶瓶不含双酚A,可以使用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可能破裂和缺损,因此需要经常检查,以避免伤到宝宝。

我该用什么样的奶嘴?
走在你当地婴儿中心的奶嘴通道上很容易陷入完全的不知所措。初学者请知晓,奶嘴有硅胶的(透明)或乳胶的(棕色);不过选项还没有结束。

众多不同的种类花样包括畸齿矫正奶嘴、圆形奶嘴、宽底奶嘴、平顶奶嘴,仅举几例。其中一些在广告上宣称“接近乳房的自然形状”。不过哪种最好实在是取决于你家宝宝,看他/她似乎更喜欢哪种;毕竟每家宝宝有所不同。

奶嘴也常常有不同的数字、“阶段”、或“流量”,以表明奶嘴孔的大小,它影响配方奶或母乳的流速(即慢、中、快)。例如,流速快可能会造成小宝宝呕吐或超过他们可以承受的限度,而流速慢可能让有的宝宝懊恼,从而加力吸吮而吞咽下过多的空气。

不过这些不同的流量是否有必要取决于各家的宝宝。你的小家伙可能似乎更喜欢不断变化,也可能心满意足于整个婴儿期都采用相同种类和尺寸的奶嘴。如果你家宝宝看起来对奶嘴不顺心,你当然可以尝试不同的类型(例如较大的孔径),看看情况是不是有什么不同。

奶嘴应该多久更换一次?
那取决于你选用的奶嘴经得起何种程度的清洗、消毒、和日常使用。记得要定期检查是否有磨损的迹象,并经常替换。此外,随着宝宝长大,他/她可能会更喜欢不同的尺寸和流量(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并愿意接受更快的流量,孔径相应更大)。

什么是较大婴儿奶粉?
着眼4–12个月大的婴儿,有些制造商生产含有更多营养成分的较大婴儿奶粉。虽然每个小儿的营养需求不同,大部分不需要转换到较大婴儿奶粉。在着手喂食较大婴儿奶粉——或任何不同于正在食用的婴儿奶粉之前,咨询你的儿科医生这样是否适合你的小家伙。
 

Above contents are translated from / 以上内容译自
http://familydoctor.org/familydoctor/en/pregnancy-newborns/caring-for-newborns/breastfeeding-formula/formula-feeding-getting-started.html

Previous Section / 上一节 Content / 目录 Next Section / 下一节

深情美文《疯娘》-王恒绩

树儿:我知道这篇文章跟你们的博客主题不一致,但还是寄给你们。如果觉得还好,就放到你们网站上吧。
 


 
23年前,有个年轻的女子流落到我们村,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因此,村里的媳妇们常对着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妇还上前踹几脚,叫她“滚远些”。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着在村里转悠。那时,我父亲已有35岁。他曾在石料场干活被机器绞断了左手,又因家穷,一直没娶媳妇。奶奶见那女子还有几分姿色,就动了心思,决定收下她给我父亲做媳妇,给我家“续上香火”。父亲虽老大不情愿,但看着家里这番光景,咬咬牙还是答应了。结果,父亲一分未花,就当了新郎。

娘生下我的时候,奶奶抱着我,瘪着没剩几颗牙的嘴欣喜地说:“这疯婆娘,还给我生了个带把儿的孙子。”只是,我一生下来,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从不让娘靠近。

娘一直想抱抱我,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给、给我……”奶奶没理她。我那么小,像个肉嘟嘟,万一娘失手把我掉在地上怎么办?毕竟,娘是个疯子。每当娘有抱我的请求时,奶奶总瞪起眼睛训她:“你别想抱孩子,我不会给你的。要是我发现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即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撵走。”奶奶说这话时,没有半点儿含糊的意思。娘听懂了,满脸的惶恐,每次只是远远地看着我。尽管娘的奶胀得厉害,可我没能吃到娘的半口奶水,是奶奶一匙一匙把我喂大的。奶奶说娘的奶水里有“神经病”,要是传染给我就麻烦了。

那时,我家依然在贫困的泥潭里挣扎,特别是添了娘和我后。奶奶决定把娘撵走,因为娘不但在家吃“闲饭”,时不时还惹是生非。一天,奶奶煮了一大锅饭,亲手给娘添了一大碗,说:“儿媳妇,这个家太穷了,婆婆对不起你。你吃完这碗饭,就去找个富点儿的人家过日子,以后也不准来了,啊?”娘刚扒拉一大团饭在口里,听了奶奶下的“逐客令”,显得非常吃惊,一团饭就在嘴里凝滞了。娘望着奶奶怀中的我,口齿不清地哀叫:“不、不要……”奶奶猛地沉下脸,拿出威严的家长作风厉声吼道:“你这个疯婆娘,犟什么犟,犟下去没你的好果子吃。你本来就是到处流浪的,我收留你两年了,你还要怎么样?吃完饭就走,听到没有?”说完奶奶从门后拿出一柄锄,像佘太君的龙头杖似的往地上重重一磕,“咚”地发出一声响。娘吓了一大跳,怯怯地看着婆婆,又慢慢低下头去看面前的饭碗,有泪水落在白花花的米饭上。在奶奶逼视下,娘突然有个很奇怪的举动,她将碗中的饭分了一大半给另一只空碗,然后可怜巴巴地看着奶奶。

奶奶呆了,原来,娘是向奶奶表示,每餐只吃半碗饭,只求别赶她走。奶奶的心仿佛被人狠狠揪了几把,奶奶也是女人,她的强硬态度也是装出来的。奶奶别过头,生生地将热泪憋了回去,然后重新板起了脸说:“快吃快吃,吃了快走。”娘似乎绝望了,连那半碗饭也没吃,踉踉跄跄地出了门,却长时间站在门前不走。奶奶硬着心肠说:“你走,你走,不要回头。”娘反而走拢来,一双手伸向婆婆怀里,原来,娘想抱抱我。奶奶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襁褓中的我递给了娘。娘第一次将我搂在怀里,咧开嘴笑了,笑得春风满面。奶奶却如临大敌,两手在我身下接着,生怕娘的疯劲一上来,将我像扔垃圾一样丢掉。娘抱我的时间不足三分钟,奶奶便迫不及待地将我夺了过去,然后转身进屋关上了门。

当我懵懵懂懂地晓事时,我才发现,除了我,别的小伙伴都有娘。我找父亲要,找奶奶要,他们说,你娘死了。可小伙伴却告诉我:“你娘是疯子,被你奶奶赶走了。”我便找奶奶扯皮,要她还我娘,还骂她是“狼外婆”,甚至将她端给我的饭菜泼了一地。那时我还没有“疯”的概念,只知道非常想念她,她长什么样?还活着吗?没想到,在我6岁那年,离家5年的娘居然回来了。那天,几个小伙伴飞也似地跑来报信:“小树,快去看,你娘回来了,你的疯娘回来了。”我喜得屁颠屁颠的,撒腿就往外跑,父亲、奶奶随着我也追了出来。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看到娘。她还是破衣烂衫,头发上还有些枯黄的碎草末,天知道是在哪个草堆里过的夜。娘不敢进家门,却面对着我家,坐在村前稻场的石磙上,手里还拿着个脏兮兮的气球。当我和一群小伙伴站在她面前时,她急切地从我们中间搜寻她的儿子。娘终于盯住我,死死地盯住我,咧着嘴叫我:“小树……球……球!”她站起来,不停地扬着手中的气球,讨好地往我怀里塞。我却一个劲儿地往后退。我大失所望,没想到我日思夜想的娘居然是这样一副形象。一个小伙伴在一旁起哄说:“小树,你现在知道疯子是什么样了吧?就是你娘这样的。”

我气愤地对小伙伴说:“她是你娘!你娘才是疯子,你娘才是这个样子。”我扭头就跑了。这个疯娘我不要了。奶奶和父亲却把娘领进了门。当年,奶奶撵走娘后,她的良心受到了拷问,随着一天天衰老,她的心再也硬不起来,所以主动留下了娘,而我老大不乐意,因为娘丢了我的面子。

我从没给娘好脸色看,从没跟她主动说过话,更没有喊她一声“娘”,我们之间的交流是以我“吼”为主,娘是绝不敢顶嘴的。

家里不能白养着娘,奶奶决定训练娘做些杂活。下地劳动时,奶奶就带着娘出去“观摩”,稍不听话就要挨打。

过了些日子,奶奶以为娘已被自己训练得差不多了,就叫娘单独出去割猪草。没想到,娘只用了半小时就割了两筐“猪草”。奶奶一看,又急又慌,娘割的是人家田里正生浆拔穗的稻谷。奶奶气急败坏地骂她“疯婆娘谷草不分……”奶奶正想着如何善后时,稻田的主人找来了,竟说是奶奶故意教唆的。奶奶火冒三丈,当着人家的面拿出根棒槌一下敲在娘的后腰上,说:“打死你这个疯婆娘,看你还敢给老娘惹祸?……”

娘虽疯,疼还是知道的,她一跳一跳地躲着奶奶的棒槌,口里不停地发出“别、别……”的哀号。最后,人家看不过眼,主动说:“算了,我们不追究了。以后把她看严点就是……”这场风波平息后,娘歪在地上抽泣着。我鄙夷地对她说:“草和稻子都分不清,你真是个猪。”话音刚落,我的后脑勺挨了一巴掌,是奶奶打的。奶奶瞪着眼骂我:“小兔崽子,你怎么说话的?再怎么着,她也是你娘啊!”我不屑地嘴一撇:“我没有这样的傻疯娘!”

“嗬,你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看我不打你!”奶奶又举起巴掌,这时只见娘像弹簧一样从地上跳起,横在我和奶奶中间,娘指着自己的头,“打我、打我”地叫着。

我懂了,娘是叫奶奶打她,别打我。奶奶举在半空中的手颓然垂下,嘴里喃喃地说道:“这个疯婆娘,心里也知道疼爱自己的孩子啊!”我上学不久,父亲被邻村一位养鱼专业户请去守鱼池,每月能赚50元。娘仍然在奶奶带领下出门干活,主要是打猪草,她没再惹什么大的乱子。

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时一个冬日,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奶奶让娘给我送雨伞。娘可能一路摔了好几跤,浑身像个泥猴似的,她站在教室的窗户旁望着我傻笑,口里还叫:“树……伞……”一些同学嘻嘻地笑。带头起哄的是小范,当他还在夸张地模仿时,我抓起面前的文具盒,猛地向他砸过去。他冲上前来掐住我的脖子,我俩厮打起来。我个子小,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被他轻易压在地上。这时,只听教室外传来“嗷”的一声长啸,娘像个大侠似地飞跑进来,一把抓起小范,拖到了屋外。都说疯子力气大,真是不假。娘双手将欺负我的小范举向半空,他吓得哭爹喊娘,一双胖乎乎的小腿在空中乱踢蹬。娘毫不理会,居然将他丢到了学校门口的水塘里,然后一脸漠然地走开了。

娘为我闯了大祸,她却像没事似的。在我面前,娘又恢复了一副怯怯的神态,讨好地看着我。我明白这就是母爱,即使神志不清,母爱也是清醒的,因为她的儿子遭到了别人的欺负。当时我情不自禁地叫了声:“娘!”这是我会说话以来第一次喊她。娘浑身一震,久久地看着我,然后像个孩子似地羞红了脸,咧了咧嘴,傻傻地笑了。那天,我们母子俩第一次共撑一把伞回家。我把这事跟奶奶说了,奶奶吓得跌倒在椅子上,连忙请人去把爸爸叫了回来。爸爸刚进屋,一群拿着刀棒的壮年男人闯进我家,不分青红皂白,先将锅碗瓢盆砸了个稀巴烂。这都是范家请来的人,范父恶狠狠地指着爸爸的鼻子说:“我儿子吓出了神经病,现在卫生院躺着。你家要不拿出1000块钱的医药费,我一把火烧了你家的房子。”

1000块?爸爸每月才50块钱啊!看着杀气腾腾的范家人,爸爸的眼睛慢慢烧红了,他用非常恐怖的目光盯着娘,一只手飞快地解下腰间的皮带,劈头盖脸地向娘打去。一下又一下,娘像只惶惶偷生的老鼠,无助地跳着、躲着,她发出的凄厉声以及皮带抽在她身上发出的那种清脆的声响,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最后还是派出所所长赶来制止了爸爸施暴的手。派出所的调解结果是,双方互有损失,两不亏欠。谁再闹就抓谁!一帮人走后,爸看看满屋狼藉的锅碗碎片,又看看伤痕累累的娘,他突然将娘搂在怀里痛哭起来,说:“疯婆娘,不是我硬要打你,我要不打你,这事下不了地,咱们没钱赔人家啊。”爸又看着我说:“树儿,你一定要争气。要不,咱们就这样被人欺负一辈子啊!”我懂事地点点头。

2000年夏,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积劳成疾的奶奶不幸去世,家里的日子更难了。民政局将我家列为特困家庭,每月补助40元钱,我所在的高中也适当减免了我的学杂费,我这才得以继续读下去。

由于是住读,学习又抓得紧,我很少回家。父亲依旧在为50元打工,为我送菜的担子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娘身上。每次总是隔壁的婶婶帮忙为我炒好咸菜,然后交给娘送来。20公里的羊肠山路亏娘牢牢地记了下来,风雨无阻。也真是奇迹,凡是为儿子做的事,娘一点儿也不疯。除了母爱,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应该怎么破译。

2003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娘来了,不但为我送来了菜,还带来了十几个野鲜桃。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笑着问她:“挺甜的,哪来的?”娘说:“我……我摘的……”没想到娘还会摘野桃,我由衷地表扬她:“娘,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娘嘿嘿地笑了。

娘临走前,我照例叮嘱她注意安全,娘“哦哦”地应着。送走娘,我又扎进了高考前最后的复习中。第二天,我正在上课,婶婶匆匆地赶到学校,问我娘送菜来没有,说我娘到现在还没回家。我心一紧,娘该不会走错道吧?婶婶问:“你娘没说什么?”我说没有,她给我带了十几个野鲜桃哩。婶婶两手一拍:“坏了坏了,可能就坏在这野鲜桃上。”婶婶替我请了假,我们沿着山路往回找,回家的路上确有几棵野桃树,桃树上稀稀拉拉地挂着几个桃子,因为长在峭壁上才得以保存下来。我们同时发现一棵桃树有枝丫折断的痕迹,树下是百丈深渊。婶婶看了看我说,“到峭壁底下去看看吧!”我说,“婶婶你别吓我……”婶婶不由分说,拉着我就往山谷里走……

娘静静地躺在谷底,周边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我悲痛得五脏俱裂,紧紧地抱住娘,说:“娘啊,我的苦命娘啊,儿悔不该说这桃子甜啊,是儿子要了你的命……”我将头贴在娘冰凉的脸上,哭得漫山遍野的石头都陪着落泪……

2003年8月7日,在娘下葬后的第100天,大学烫金的录取通知书穿过娘所走过的路,穿过那几株野桃树,穿过村前的稻场,径直“飞”进了我的家门。我把这份迟到的书信插在娘冷寂的坟头:“娘,儿出息了,您听到了吗?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 王恒绩 / 农民工作家 / December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