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及配方奶(译)-3

Breastfeeding: How to Pump and Store Your Breast Milk
母乳喂养:如何挤取和存放你的乳汁

学会如何挤取和存放乳汁可以让重返工作更容易,压力更小。

我应该什么时候开始挤乳?
如果你重返工作后需要挤乳汁,回去工作之前练习一、两周以掌握要点。你可以尝试在宝宝刚吃完奶后挤乳,或者在两次哺乳之间挤乳。

在家里练习将帮助你了解吸奶器如何工作。在此期间,你也可以开始收集和存储用于重返工作后喂哺宝宝的乳汁。

挤乳时我会得到多少乳汁?
刚开始挤乳时你可能不会得到很多乳汁。有规律的挤乳几天之后,你的乳房就会开始分泌更多的乳汁。此外,你挤出的乳汁越多,你的乳房分泌的乳汁也就越多。记得喝大量的汤汁以保持身体水分(这将有助于你的乳汁分泌)。

我应该每次挤乳多长时间?
挤乳需要的时间与哺乳大致相同,经过练习,借助一个好的吸奶器,你可以在短短10–15分钟完成挤乳。当你工作时,尽量保持平时哺乳的频率次数挤乳汁,或者每隔几个小时挤乳汁约15分钟。为了维持乳汁分泌量,跟宝宝在一起时给他/她额外哺乳。你也可以在宝宝刚吃完奶后挤乳,这将有助于你的乳房分泌更多的乳汁。

会不会有时候宝宝需要比我现有量更多的乳汁?
是的,你家宝宝可能在快速成长期想要吃更多的奶。增加你的乳汁分泌、应对宝宝快速成长的最佳办法是更频繁地哺乳或挤乳。

我应该如何存放乳汁?
你可以把乳汁存放在有密封盖的塑料瓶或玻璃瓶里,或者是无菌的可密封袋中。分别存放你每天可以用完的乳汁量以避免浪费。例如,如果你家宝宝每次吃4盎司,那么放4盎司乳汁在一个容器内。

我应该把乳汁存放在哪里?
把挤出的乳汁尽快存放到冰箱或其它冷却器里。如果不打算马上喂给宝宝,你也可以把乳汁冷冻起来。

我可以把乳汁存放多久?
以下是一些普遍性的存放乳汁的指引:

  • 室温下(低于77°F)可达6小时
  • 有冰块的冷藏袋中可达24小时
  • 冰箱的靠里处3–8天
  • 冻箱的靠里处可长达6个月

我放在冰箱里的乳汁看起来很滑稽。有什么问题吗?
母乳的颜色会变化。它可能稍微带点蓝色、黄色、或褐色。母乳出现分层也是正常的(乳汁的脂肪部分上到顶部)。摇晃瓶子或密封袋,脂肪会融回到乳汁中。

我应该如何融化冷冻的乳汁?
慢慢地解冻乳汁,可以在温水中旋转存放乳汁的容器,或者在要用到的前一天把它移到冰箱的冷藏室。不要用热水解冻乳汁;更不要放到微波炉里解冻。乳汁可能会变得太热而烫伤宝宝的嘴;微波还会破坏乳汁中宝贵的蛋白质。

解冻的乳汁可以冷藏24小时,但不应该再次冷冻。
 

Above contents are translated from / 以上内容译自
http://familydoctor.org/familydoctor/en/pregnancy-newborns/caring-for-newborns/breastfeeding-formula/breastfeeding-how-to-pump-and-store-your-breast-milk.html

Previous Section / 上一节 Content / 目录 Next Section / 下一节

归去来兮(三)

GDP、物价和生活品质

按照联合国统计数据(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略有差别,另三者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2013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16.768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是9.181万亿美元,第三名日本4.899万亿美元。纵向比较无疑是巨大进步,不过因为人口众多,人均GDP仍然排名落后。

考虑到中国社会由来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如果单独计算城市人均GDP,则排名会大幅前移。再考虑到目前中国社会严重的贫富差距,中等及偏上收入者所占比例小,但绝对人数已经很多,他们的收入已经不亚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

以我在国内念书时的大学和研究生同学为例,多数人月收入在两、三万元人民币,换算成美元也有四千美元左右(税后收入)。即使放在美国,也可以过得上比较闲适惬意的生活。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有出国旅行或短期停留的经历,他们自己也体会到,生活品质无法与国外同等收入的人群相提并论。

我们的上海办公室所在的商务楼两、三年前才落成,算不上富丽堂皇,当然也不寒酸。底楼大厅是落地窗,有三、四处带景观的旋转门,不过只有一处旋转门开放,其余都挡住,甚至上了锁。暂不说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顾虑,三、四处景观旋转门都为GDP作出了贡献,并且贡献比非旋转门来得更大。

如果举一反三,再考虑到令人心惊的烂尾楼和各种浪费,以及物价虚高、统计水分等对GDP的影响,就不难理解,相当多的GDP没有产生实际的效用,自然就不能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GDP这个概念太宏观,物价水平更实在。换算成同种货币作绝对值比较,上海的物价(其它城市的物价只是小幅而不是显著低于上海)总体上略低于洛杉矶,同时商品或服务质量差一大截。隐含的蕴意是,如果调整为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作比较,上海已经比洛杉矶更贵。

那么花费比美国更贵的价钱是否就能享受同等的生活品质?不能,因为得不到(Unavailable)。高收入家庭可以把居室装修得很华贵,但窗外的景致不可避免地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周末时间在美国,很多时候可以看到一些敞篷老爷车徜徉出行享受生活;中国的空气污染和交通混乱(噪音、抢道、停车的烦恼)让开车出行也不是享受现代化的成果。大环境的改善需要全民努力,政府不再缺位。

互联网已经成为必需品,上海上网的费用略低于洛杉矶,但网速更慢。中国大陆无法用谷歌(Google)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已经让百度不再是名副其实的搜索引擎,而是变相的广告。有时候很让人费解,中国的很多行业里,即使是领先者也不能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自然国民也就享受不到高品质的生活;反过来,不能提供高品质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为何在中国能成长壮大?

最近看到一名美籍华人在博客上讲,终于忍受不了中国而又再度移居美国,原因之一是在中国大陆不能用谷歌。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总是因环境而不同,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能不能用谷歌搜索引擎无动于衷。在中国人看来,能否用谷歌与生活品质搭不上关系。是因为没有需求才让企业惰于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还是因为没有供给才让中国人简化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GDP在增长,物价上涨得更快,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压力大,因此生活品质也就难以提高。这一点从中国人的浮躁和怨怒也能看出来,因为心态平和、心境舒畅本身就是生活品质的指标。改革也好,革命也罢,民众关心的是如何提高生活品质。在一个充满浮躁和怨怒的社会里,富人和穷人都不能放松身心享受生活,所有人都成了受害者。要等到何时,中国人才能在自己的国度里过上西方人那样高品质的生活。
 
December 2014
Shanghai,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