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司在中国(译)-2

系列文章之二

Why major American corporations have struggled in China: Uber 为什么美国的大公司在中国步履维艰:优步
Clayton Jacobs / February 17, 2017 克莱顿∙雅各布斯 / 2017年2月17日
ReadWrite is the leading media platform dedicated to IoT and the Connected World. In 2015, Forbes named ReadWrite one of the top 100 websites for entrepreneurs. 读写网是致力于物联网和互联世界的领先媒体平台。2015年,福布斯杂志将读写网提名为服务企业人士的百强网站之一。

本文是我们的八节系列文章的第二节,我们的系列文章是关于跨文化构思的重要性,第一节发表于2017年2月16日

优步在中国的失败,并最终导致其被竞争对手滴滴出行兼并,是最受瞩目的美国企业在中国失败的案例之一。优步在美国的影响力很大,持续占有越来越多的共乘/出租车市场,甚至影响到总体文化。相比之下,优步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在2015年底达到顶峰,声称占到30-35%,此后一路下滑到2016年8月时的8%,并被滴滴出行收购

即使只有8%的市场份额,优步也可以持续经营其业务且利润丰厚。出售的决定更可能是因为优步认为其市场份额将继续下滑。为了说明优步在中国丧失的市场机会,必须关注近期的统计数据。2014年,在全世界以每1,000人中拥有汽车的比例来看,美国居第3位,每1,000人拥有797辆汽车。中国则截然不同,每1,000人有128辆,在全世界排名第99位。中国有私家车的人口比美国少得多,那么出租车和共乘车公司应该有很大的市场。

许多新闻媒体分析了优步的失败以及与滴滴出行的“合并”,但这些分析都没有发掘到本质。例如,当一家美国公司在中国赛场上输给中国公司的时候,第一反应似乎总是中国政府用指头倾斜天平,从而让本土企业取得了胜利。然而,这最多只可能是部分答案。虽然中国政府在帮助本土企业方面确实伸出(通常看不见的)手来发挥作用,另一种起作用的强大力量很可能是源于经营失误,比如未能发展好关系。

术语关系在考察中国商业事务的时候代表着基本的主题。牛津词典将其定义为“促进商业和其它交易的影响力和社交网络交织成的系统”。这是在中国做生意的一条关键概念。滴滴出行与广泛流行的社交应用程序微信之间有着天生的关系。微信的母公司——腾讯公司——是滴滴出行的重要投资者。这种关系起作用的结果是,滴滴出行通过在微信上推广其服务,很容易地融入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优步没有这样的关系。

另一方面,为了自然融入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滴滴出行没有强迫人们接受新的习惯,而是将现有的习惯作技术性的延伸。在滴滴出行与微信的移动整合上,用户可以向其他人发送礼品卡,让接收人得到一个数字红包。红包是一个装钱的红色信封,传统上中国人在农历新年期间给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人发红包。虽然平淡无奇,这些简单的方法让产品显得更像是文化中的实际部分,而不是对文化的入侵。

滴滴出行了解中国文化的另一个例子是用户能够付车费让别的某个人乘车。不需要技术性的重大突破。不需要华丽的设计来触及消费者的潜意识。只不过就是让用户能够为别的人付车费。在中国,另外的人而不是乘车人支付车费比在美国更为常见得多,因此应用程序当然必须适应这种现实。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将技术应用于已经存在的习俗,延伸扩展出新的特征,而不是试图强加一项新的习俗。优步从来没有为中国市场开发这项功能。迄今为止最接近的尝试是美国式的(没有红包、对文化习俗置之不理)优步礼品卡。

优步要想在中国市场上取得长足的进步,需要类似于滴滴出行与微信之间的那种关系来推广自己。因为与滴滴出行利益攸关,微信是优步的事实上的强力竞争者,所以可能不会在其平台上接受优步。不过优步应该可以与微信的竞争对手(比如WhatsApp)合作,而不是独自打理促销活动。由于没有采取这样的或类似的措施,优步没有能够发展起关系,加上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最终导致其离开中国。
 
 
Above contents are translated from / 以上内容译自
http://readwrite.com/2017/02/17/why-many-major-american-companies-have-struggled-in-china-uber-il1/

 
Next ▫ 下一篇→←Prev ▫ 上一篇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